查看原文
其他

创作动力源: 地域文化的大气场

2017-04-14 文 / 阿宇 齐齐哈尔文艺


 火镂画《鹤城老榆树·流金的季节》


  中国民间美术大师仉凤皋教授曾经书录“ 风静月常明”的诗句, 借喻邱利锋在诸多文艺领域频出精品力作。 近 20年间, 利锋的小说、 剧本、 歌词、 论文、 摄影、 剪纸、 火镂画等, 28 次获得全国和省级名次奖, 其中一等奖居然占 18 项。作为非专职的文艺家, 有如此成就不免令人震撼, 其实他的创作气场在于对本土文化的借势。       

   没有地域色彩的艺术, 是没有根的艺术。 齐齐哈尔文化历史悠久、 积淀厚重、 特色鲜明, 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与富矿, 而生长在这片沃土的文艺家离不开骨血承袭的遗征。利锋具有深厚的理论修为, 他把乡土文化看成是自己偏得的祖传珍宝, 长期从事鹤文化、 传说文化、 少数民族文化课题研究, 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88 篇, 取得了骄人的应用型理论成果。 其中《 齐齐哈尔市主题文化战略升级酌论》 、 《 建筑乡土民间文艺的“ 博物馆” 》 、 《 以文艺精品呈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彩》 、 《 特色品牌—艺术生机的内质和本脉》 等8 篇论文, 在全省和全国文艺理论研讨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。 他专研鹤文化 10 年, 造诣颇深, 写出论文 30 余篇, 均以审美的视角考析鹤文化, 并主编了民间文学集《 仙鹤的传说》 ,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周铁农欣然为专集题写了书名。

       

火镂画《鹤城老榆树·沉眠》


  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, 把握了原创与再创的方法就占居了“ 第一” 。 利锋是潜心挖掘、 整理、 研究和弘扬当地特色文化的积极实践者。 他创作了达斡尔族第一部电影《 风刮卜奎》 、 柯尔克孜族第一部动画片《 白马湖》 、 以丹顶鹤为主人公的第一部百集动画片《 神鹤丹丹》 , 尚有《 斗酒》 、 《 抽张》 、 《 红顶鸟》 、 《 胭脂沟》 、 《 中国的中》 等 13 部影视动漫剧本, 都因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而充盈魅力, 其中的 8 部已由长春电影制片厂、 央视动画公司等摄制和发行,微电影《 脑瓜子让驴踢了》 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题材创意奖。


火镂画《鹤城老榆树·清真古寺》


   创作以 “ 创”为先, 形式的创新将带来内容的出新。在艺术表现力上, 利锋有着极强的天赋, 其作品因此而迸发着耀眼的炫彩。 在剪纸创作方面, 他熟练掌握了剪、 刻、 压、 染、 折、 套、 组等技法, 所创《 百鹤图》 、《 忠贞鸟新说》 、 《 暮箫迟迟归》 、 《 护林老汉的小屋》等 7 幅剪纸获全国或省大赛一等奖。 他发明的“ 民俗漫画剪纸” 、 “ 大型组合剪纸” , 在国内业界引起了关注和赞誉。 近年, 利锋再度研创和首推出 “ 火镂画”,用烟和香烧镂宣纸, 追求画作象形间的自然美。 他的火镂画, 以“ 老榆树” 和“ 达斡尔” 为题材, 代表作为《 暧坡》 、 《 雪韵》 、 《 榆树钱》 、 《 罕伯律动》 、《 永远的萨满》 , 其中《 旺族—达斡尔》 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博览会大赛中荣获“ 金剪刀” 最高奖。

火镂画《鹤城老榆树·榆树钱儿》

  利锋曾被评为“ 新中国剪纸艺术家” 和“ 黑龙江省剪纸拔尖人才” , 今年初又被授予“ 黑龙江省文化名家” 的称号。 问及创作成功的因由, 他总要说: 家乡美好, 故事美丽,讲述一定要美妙。 优良的地域文化成就了优秀的文艺家, 而优秀的文艺家一定张扬了优良的地域文化。

火镂画《鹤城老榆树·冬韵的架构》


   邱利锋,1959 年出生,市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,兼任中国剪纸艺术委
员会副主任、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。获“新中国剪纸艺术家”、省“文化名家”暨市“工艺美术大师”、“德艺双馨文
艺家”称号。
  出版短篇小说集《兵头将尾》、新闻通讯集《风流小卒》、中篇小说《穿
上军装就是兵》、散文集《给点笑脸当爱情》等专著 6 部。创作影视剧本《斗酒》、《红顶鸟》、《胭脂沟》、《中国的中》、《风刮卜奎》等 8 部,动画片《白马湖》、《神鹤丹丹》等 5 部,其中已有 8 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、央视动画公司等投拍发行。 小说《班长大》、民间文学《仙鹤的传说》等作品获全国和省级名次奖,微电影《脑瓜子让驴踢了》获首届国际微电影节最佳题材创意奖。

   出版剪纸集《艺缘》,主编剪纸专刊《黑土艺术》、《中国仙鹤剪纸精品》。剪纸《百鹤图》、《暮箫迟迟归》、《看林老汉那幢小屋》,论文《对称剪纸省功效》、《民间剪纸幽默韵味雏议》、《构筑民族艺术“博物馆”》等 8 篇(幅)作品获全国一等奖。火镂画《旺族——达斡尔》获国际剪纸艺术节大赛“金剪刀”最高奖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